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是个物资匮乏,生存环境艰难的年代。
因此产生了“敲糖帮”这一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人群。
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冷冬天,陈家村的生产队长陈金水挑着担子,摇着拨浪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。一边走还一边吆喝着:破铜烂铁,鸡毛鸭毛代换来咯。北风呼啸而过,陈金水竟然听到了阵阵婴儿的啼哭声。走近一看,路边的草垛里居然真的有一个婴儿。这是谁家的孩子,竟被遗弃在这寒冬腊月的雪地里。
陈家村的村民们见到陈金水出去一趟,竟然抱回个婴儿来,十分惊讶。因为大家的生活十分艰难,现在又多出了一张嘴,这也实在是一桩难事。但是陈金水坚持要收留就这个孩子,并决心将他抚养成人,陈金水给这个孩子取名“鸡毛”。
十几年过去了,鸡毛长成了大小伙子,陈金水依然带领他的生产队奔波在“鸡毛换糖”的路上。只是这天,听说陈金水和生产队被抓了起来,还说他们是走资派。鸡毛和同村的朋友大光想去救回大家,没想到,鸡毛在往村广播室扔鞭炮的时候不小心点燃了粮仓。陈金水看到外面浓烟滚滚,大呼不好。忙赶上前去帮忙,将粮食都抢救了出来。村民感激不已,便将他们都放了。回来的路上,陈金水嘱咐大家,谁也不准提这火是怎么着的。
回来之后,陈金水正式给鸡毛取了个大名—陈江河。说以后就是他家的上门女婿。并开始正式传授他鸡毛换糖的诀窍和做人做事的道理。鸡毛聪明勤奋,很快就能跟着陈金水一起走街串巷了。
然而,好景不长,有一天,村里突然来了两位公安。正是为了当初的粮仓失火案而来。陈金水忙让大光把鸡毛带走藏起来,叮嘱他千万不能出来。又宰了村里本来准备留着下崽的一头母猪来招待两位公安。对于陈金水的做法,村里有些人觉得不值。但陈金水坚持要救他,并准备自己去顶罪。
就在他们被公安连哄带吓,就快要顶不住的时候,鸡毛突然出现。当众承认是自己放的火,并交出了一盒火柴。
鸡毛被带走关押了起来。晚上,大光偷偷溜进房间,割断绳子,救出了鸡毛。鸡毛正准备逃跑,抬头看到挂在屋前的猪肉。停下了脚步,若有所思。
第二天清晨,陈婶刚迈出家门,猛的发现自家门口挂着一块猪肉。正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村里几户人家都赶了过来,原来他们都收到了猪肉。这时,他们发现了鸡毛的信。村里的广播也在此时响了起来,原来鸡毛已经逃走了。只是,远走的鸡毛不知道的是,陈金水依然被公安带走了。
一列火车疾驰着驶向义乌车站。火车上坐满了南来北往的乘客,谁也没有发现,座位底下趴着一个年轻人。正是当年逃走的鸡毛,陈江河。陈江河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,显然已经好久没有好好吃过东西了。突然掉下了一块窝窝头,陈江河想也不想赶忙伸手去捡。没想到,半路伸过来另外一只手,一把抓住了窝窝头。为了这个窝窝头,陈江河和这个流浪小子从车上打到车下,直到最后陈江河体力不支晕倒在了铁轨边。
等他再次醒来时,发现自己被那个流浪小子背回了他的“家”—桥洞底下的一个小窝棚。两人在争执打闹中得知,这个叫小骆的小子有一手熬糖的手艺。小骆也看见了陈江河的拨浪鼓,于是邀请他和自己合伙。挑着货郎担,走街串巷,重操鸡毛换糖的旧业。
陈江河和小骆一个四处奔波,一个在家守着铁锅熬糖。一边挣钱一边打打闹闹。陈江河还将陈金水当初传授给他的生意经一一传授给小骆。两人的感情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。
一天,陈江河又像往常一样挑着担子四处换糖,却被一位大娘拦了下来,原来按照当时的政策,是不允许弃农经商的。陈江河赶忙回到桥洞,通知小骆赶快逃走。小骆临走前还不忘拿上了陈江河的拨浪鼓。
逃跑的路上,小骆跑不动了,陈江河眼看着来追他们的民兵越来越近,情急之下,背起小骆,躲在一堵石墙后面。民兵们走后,陈江河才恍然回过神来,他惊讶的发现,小骆竟然是个女孩。
小骆这才告诉他,她是被后娘卖给了人贩子。路上跑了出来,扮做了男孩子。陈江河目瞪口呆,回想起两人在桥洞下同室而居的,言行无忌的日子。张口结舌,不知道还说什么好。
他们偷偷摸回桥洞,将这段日子攒下的钱拿了回来。陈江河竟租下了一个小院子,又重新置办了全部工具,小骆十分高兴。转身却不见了陈江河,吓得大喊。反倒将从外面找竹竿回来的陈江河吓了一跳。原来小骆以为陈江河要抛下自己,十分恐慌。但是陈江河觉得十分莫名。